期刊简介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医学领域里最新研究成果和实用信息。主要栏目有原著、综述、文摘。是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的“大参考”,是老年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国际老年医学杂志》为国际大16开本,双月刊,逢单月出版。期定价10.00元,全年定价60.0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订阅,国内邮发代号:12—2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75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99/R

邮发代号: 1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期刊质量评比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674-7593
  • 国内刊号:22-13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期刊质量评比二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08年第2期文章
  • 左房超声心动图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对左房构形与功能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已应用于左房的研究,目前可通过多种技术对左房容积与功能进行直接或间接评估,为临床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等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彦华;朱向明 刊期: 2008- 02

  • 心肌营养素-1与心室重塑

    心肌营养素-1是白介素-6家族的细胞因子.它可促使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胶原,同时使心肌细胞肥大,在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的心室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心肌营养素-1在心室重塑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万磊;李菊香;罗伟 刊期: 2008- 02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有着显著的降糖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噻唑烷二酮对心血管系统也发挥着影响.一方面,在调节血压,血脂代谢,氧化应激,抗炎,纤溶活性与抗凝等方面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在增加体重,导致水肿和水钠潴留以及加重心衰等方面对心血管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就噻唑烷二酮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郑仁东;任安 刊期: 2008- 02

  •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

    在过去的10年中,对帕金森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病理生理学特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能够产生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及改变疾病病程的新一代治疗方式的研究上.一些革新的治疗方式已经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包括对与疾病病程相关的基因进行基因打靶,对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的应用,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新一代的受体激动剂以及抗氧化、抗凋亡等治疗策略.这些研究成果......

    作者:马开利;李鸿钧;孙茂盛 刊期: 2008- 02

  • 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与认知功能

    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间和细胞-基质间黏附的单链跨膜糖蛋白.多唾液酸-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很多部位存在并发挥作用.特别是在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结构中.实验证明多唾液酸-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在中枢能促进神经细胞及突触的发育生长,稳定突触,以及加强神经信号传递.而这些生理活动已被普遍认为与认知功能有关.......

    作者:卢卫琴;肖谦 刊期: 2008- 02

  • 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及其功能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近大量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也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的研究发现,炎症因子白介索-1α、白介索-1β、肿瘤坏死因子α、α2巨球蛋白和α1-抗糜蛋白酶的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的功能蛋白增加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对炎症反应的研究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王钰;张本恕 刊期: 2008- 02

  • 常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是一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分为tau蛋白病和α-突触核蛋白病两大类疾病.临床上都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如运动缓慢、肢体强直和少动等症状.对常规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反应不佳.仅凭临床症状误诊率很高,影像学及功能影像学尤其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对诊断有极大帮助.......

    作者:赵萍;张本恕 刊期: 2008- 02

  • Cystatin C与恶性肿瘤进展的关系

    恶性肿瘤的转移是癌症患者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组织蛋白酶参与许多癌细胞的浸润以及肿瘤血管生长过程.若这一过程被抑制,则可能减少肿瘤的转移,延缓肿瘤的发展,改善预后.研究发现CystatinC通过抑制组织蛋白酶B和L的活性,从而减少肿瘤间质组织以及基底膜的降解,延缓了肿瘤的浸润以及转移过程.因此,CystatinC有望成为抗肿瘤转移的治疗靶点.......

    作者:吴婉莉;万小云 刊期: 2008- 02

  • 副肿瘤综合征的新进展

    副肿瘤综合征是癌肿对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不是其直接转移浸润所致;此病发病率低;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及神经元共同抗原作出的免疫应答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细胞免疫可能对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副肿瘤综合征的发病起了重要作用;临床特点多样化;根据新的诊断标准,确诊主要是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肿瘤治疗和免疫调节疗法,疗效及预后不佳.......

    作者:刘馨;杨丽 刊期: 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