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医学领域里最新研究成果和实用信息。主要栏目有原著、综述、文摘。是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的“大参考”,是老年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国际老年医学杂志》为国际大16开本,双月刊,逢单月出版。期定价10.00元,全年定价60.0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订阅,国内邮发代号:12—2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75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99/R

邮发代号: 1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期刊质量评比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674-7593
  • 国内刊号:22-139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期刊质量评比二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00年第6期文章
  • 小胶质细胞与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在致炎因素作用下小胶质细胞被激活成反应性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小胶质细胞既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也能分泌细胞毒因子、补体蛋白而损害神经元.目前认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核心.免疫组化显示老年斑中含有急性期反应蛋白、炎性细胞因子、补体蛋白、反应性小胶质细胞等.......

    作者:韦道祥;陈俊抛 刊期: 2000- 06

  • 阿尔茨海默病的非神经系统生物学诊断指标研究进展

    随着世界人口老年化,老年痴呆症发病率正日益升高,而老年性痴呆仍缺乏非神经系统的可靠生物学诊断指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部分脑脊液、血液、皮肤及影像学等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萍;肖计划 刊期: 2000- 06

  • 淀粉样蛋白前体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对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基因突变、家族遗传特征及淀粉样蛋白前体突变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曹方;赵瑛 刊期: 2000- 06

  •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的病因多种多样,至今尚未明确.本文就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近年来研究得较为深入的氧化应激、兴奋性细胞毒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学因素、遗传因素、凋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远宾;陈汝筑 刊期: 2000- 06

  • 雌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危及人类生命、影响生活质量,本文探讨了雌激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多方面机理.......

    作者:李岩;陈俊抛 刊期: 2000- 06

  • 急性运动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理学研究

    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轴索型,其病理改变与经典型有明显不同,主要为脊神经前根和周围神经运动纤维的Wallerian样变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理学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强;王虹蛟;张海;林世和 刊期: 2000- 06

  • 谷胱甘肽与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以多巴胺能神经元缺损为特征的变性疾病,氧化应激反应已被认为是导致黑质细胞死亡的主要发病机制.谷胱甘肽作为脑内重要的抗氧化保护机制之一,可能起始氧化应激介导的神经元死亡,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本文就谷胱甘肽的生物学特征、功能及与帕金森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徐岩;曹学兵;孙圣刚;童萼塘 刊期: 2000- 06

  • 一氧化氮与帕金森病

    随着一氧化氮生理、生化、病理学、药理学等研究的深入,一氧化氮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一氧化氮本身以及通过参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的神经毒性而导致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可能在帕金森病的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一氧化氮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方面的进展.......

    作者:陈涛;唐北沙 刊期: 2000- 06

  • 不稳定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治疗指导意见的更新修正

    根据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大型临床循证实验结果,2000年对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导原则进行了更新和修正.本文介绍了肌钙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以及低分子肝素、直接抗凝血酶制剂水蛭素、新一代抗血小板制剂(氯吡咯雷、咯雷、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治疗以及长期调脂治疗的新观点、新进展.......

    作者:冷彬;赵玉芝;卢尔滨 刊期: 2000- 06

  •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与肝细胞膜转运的研究进展

    大鼠肝细胞膜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是一种由67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为74kDa.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主要位于大鼠肝细胞膜窦面,在肾、脑等器官也有分布.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可以转运溴磺酚肽、结合性和非结合性胆盐、中性类固醇、部分药物及某些有机阳离子等多种两歧性分子,对肝脏胆盐转运、物质代谢和药物清除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樱;金毅;郭成浩 刊期: 2000- 06